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一定都养成写作文的习惯了,很多人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在平时多多扩充词汇,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做油灯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油灯作文篇1
深红的檀木桌上放置着一盏小小的煤油灯。我轻轻挑起一根灯芯,微小的火光好似一个小精灵般蹿出舞动,颇是可爱。随即我又轻轻将它提到户外,与它一起共赏这晚秋美景。
历经了岁月的打磨,这铁皮制成的煤油灯早已锈蚀斑斑,唯有中部的玻璃还保存的较为完好。这盏煤油灯是祖母的,祖母总是像雨露滋润大地一般呵护它,甚至连我的父母都不曾让碰。我曾问过这煤油灯的来历,祖母道:“那是土地改革是斗地主分得的罢。”
第一次见到这煤油灯,便是在老家大院祖母的偏房。祖母不知是哪来了一股子想法,说要教我习诗。此时正值春困时节,祖母又总是在晚上教我,屋里只点着一盏煤油灯,在那小小的迷离的光晕下,奶奶便是讲的多么铿锵有力、振振有词,我也毫未听进几分。后来奶奶知悉后也并没有严厉斥责,只是哀叹了一声道:“这小兔崽子,想必不是当文人的料呀!让他干自己喜欢的吧,别辜负了这阳春三月。”自那以后奶奶便再也没提过这习诗之事了。
四周突然陷入一阵黑暗,是煤油灯的灯芯烧完了罢,我连忙又挑来一根,有几滴煤油落下,我的眼泪也随之落下。
那年夏天,学校组织了一次练胆量大赛。现在看起来就是让学生晚上在林间散步罢了。本来我是要拿蜡烛去的,但祖母仍不放心,硬是要我拿着她的煤油灯去,不好托辞,便只好拿着这煤油灯去了。夜晚的林间委实有几许恐怖,但手里握着的这盏煤油灯隐约的灯光里有着那满头银发且又慈祥的祖母的身影,有了祖母的陪伴,便尽管安全的走下去罢,可祖母在这相同的黑夜中失去了陪伴,会不会彻夜难眠呢……
我提着灯走回了家中,将煤油灯放在窗前,换一个角度去观看这晚秋夜幕,总会有不同的感受吧,我望向窗外……
四季中,祖母最喜欢的季节便是秋季了,她总是说秋有着独特的韵味。与祖母的最后一个秋天也是夜幕,她提着那盏煤油灯带着我去了村头的大榕树墩前。她将煤油灯挂在树头,将我搂在怀里,轻轻弯下腰拾起一片落叶,放在我的鼻尖,又抬起头望着那星空中的一轮满月道:“秋,是那么的深沉,又那么的稳重,我的生命也该是到了秋季罢,说是放得下,也又有着几许不舍,又问世间何人能真的放下啊。这晚秋虽美,但欣赏的角度不同,感受也就不同,与蛐蛐而言它是深不可测的;于鲸鱼而言,隔着海,它是朦胧的;幼时的我看这秋景也只想着玩罢了。乖孙,你要走了,我这煤油灯便许给你罢,明年的秋天也应很美,你记得来找我……”秋风习习,吹走了我鼻尖的枯叶,我抬起头望着祖母时,她早已泪流满面,树头上煤油灯里那仅存的最后一丝微光也没了。
我哭着哭着,窗前那盏煤油灯便也灭了。
那盏陪伴了我童年的煤油灯是那么的温暖,试曾想,祖母也何曾不像这煤油灯一般,在岁月的打磨下腐蚀了自己,却温暖照亮了我。我却狠心的带走了她一生中唯一的两个伙伴而一去不还,让她一个人孤独地躺在了第二年夏末的厚土之中。
那煤油灯里祖母的灵魂啊,今年的秋依旧那么美丽,那明年……
做油灯作文篇2
小时候用的煤油灯大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制做的。因为那时候太缺钱了,煤油需要用现金限买,所以我们用煤油灯也不舍得放开了用,一切以节俭为目标。
把用过的墨水瓶洗净控干,几分钱买一个白铁皮制作的灯芯管,在墨水瓶盖子的中间钻一个和灯芯管相应的圆孔,将灯芯管从上边穿进孔中,让灯芯管上的圆铁片盖在瓶盖上面。
截一段母亲纳鞋底用的线绳折上几折,或缝被子用的棉线,轻轻搓几下,再折几折,穿进灯芯管里就是灯芯。别看这很简单的折几折,是关系着灯头亮不亮,省油不省油的关键。这用棉线做的灯芯不能太瓷实,也不能太虚、太松散。灯芯太瓷实煤油不易被吸上来,灯头的火苗就小,就不亮,并且上边容易炼结,动不动就得用针拨一拨,挑一挑,太麻烦;灯芯太虚太松散,灯头火苗就大,像写大字的大毛笔头,火苗上边还冒着一缕黑烟,你就会心疼,嫌它多燃了你的煤油,又要用针把那灯芯往下按、按……按到灯头火苗的大小到你满意为止。所以这一道工序我们特认真,会非常用心的穿进去、抽出来试上几试,直到不松不紧最合适为止。
我小心翼翼地把煤油倒进洗净的墨水瓶里,捏着装上灯芯管的瓶盖,让它那长长的尾巴——棉线灯芯先钻进瓶内,让煤油能充分浸泡着它,把瓶盖一定要扭紧了,以免不小心让煤油洒出来。
不一会儿,灯芯管上边白白的棉线灯芯被煤油浸润,湿漉漉的。“嚓”,火柴划出一道火线,燃起一个小小的火苗,凑近灯芯,“嘭”的一下,新做的煤油灯上燃起一个大大的橘红色火苗。“呀!太大了!”我会用剪刀把露出灯芯管的棉线剪掉。剪的瞬间,火苗不见了,当剪刀快速剪掉离开后,“腾”的一下,火苗又窜了出来,“毛笔”头不再尖也不再冒黑烟,并且比刚才更亮!
平时教室里的窗台上几乎摆满了墨水瓶做的煤油灯,这是那个年代教室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为了防风,最简单的做法是用一张白纸把灯围起来,把接头一粘,就成了一个圆柱形的灯罩。有人不想用手端,就用细铁丝把墨水瓶拦腰缠一周,再从瓶底兜上来,和拦腰缠的铁丝两边对称连接固定起来,上边两个铁丝头延伸系在一起,外边再围上一张纸,呵!手提灯笼!这样如果天冷,天黑,早上上学,或晚上放学的路上就可以提着照路了。
自制的煤油灯用它那微弱的亮光,漆黑之中与我同行,它照亮我的课本,伴着我伊伊呀呀的读书声,陪我度过了学生时代,是我童年抹不去的记忆。
做油灯作文篇3
油灯往事作文
每一次回到家乡的时候,我都会坐在静谧的夜晚,遥望着远山外华灯初上的天际,想起那些与灯相关的往事。有关灯的记忆,是断点的,是琐碎的,但却是深刻的……
我的家乡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村民们过着艰辛而贫穷的.生活。最早烙印在脑海里的灯,是家里那盏污迹斑斑的煤油灯。夜幕降临时,父亲就点燃它,微黄的光线在屋子里摇摇晃晃,像一张黑白照片。那时候,距离油灯最近的人算是母亲了。借着微弱的灯光,她盘腿坐在炕头,不知疲倦地为我们姊妹几个纳鞋底、缝衣服。由于光线不好,他不止一次地被针扎破手指,急得父亲总是不断地拨弄着灯芯,企图让灯光亮些、再亮些。可是,我们并没有理解“慈母手中线”的含义,只是借着灯光,尽情地在墙上做着影子的游戏。
后来,我上学了。为了方便晚上做作业,我成了油灯的“主人”。而母亲,也只能等我做完作业后,才能去做一些针线活。有时候,半夜突然醒来,发现母亲仍然坐在油灯前缝补衣服,我的眼角就渐渐地变得模糊了。这种感觉,让我知道自己长大了。我琢磨着用自行车内胎的气门嘴,制成了一个新式煤油灯,只要轻轻拧动螺丝帽,就能随心所欲地调节灯光。我的“发明”,让我和母亲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灯光”,也受到了大人们的夸赞,成了我儿时最大的骄傲。
再后来,父亲从一位亲戚家里带回了一个叫马灯的东西,外面有着玻璃罩,点燃后亮堂堂的,不怕刮风下雨。“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灯吧?”一天晚上,我问父亲。父亲把我拉到大院外,笑道:“傻孩子,咱山里穷,这是早已落后的灯了。”说着,他向远方一指,“你看,人家那才是灯呢!”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我看到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一排排亮晶晶的灯光,如点点繁星一般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使我怦然心动。从此后,许许多多的夜晚,我都会望着远处的灯光,不停地思索:它咋就那么亮啊?怎么能照那么远呢?它又要加多少煤油啊?……
想着,想着,我就8岁了。1985年,我们村终于通上了电。当第一次看到那些玻璃制成的灯泡,不要煤油就能发出明亮的光芒时,孩子们都仿佛过大年似的欢呼雀跃,喜悦如山花一般在我们的脸上盛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使灯具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望着家里安装的那些各式各样的灯具,或温馨浪漫,或五彩缤纷,或静止,或旋转,我经常会想起小时候的煤油灯。它们彰显了祖国科技的日新月异,虽然,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在我的心中,却永远是一个美丽的“舞者”。
做油灯作文篇4
小时候,爸妈就出门打工了,和其他大多数孩子一样,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还记得爸妈出门的头几年,我每次问爷爷:“爸妈去哪了?是什么时候回来”
爷爷慢慢划着了一根火柴,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护着那颗刚刚燃起的火苗,点燃那盏挂在篱笆上的煤油灯,然后转过头来对我说:“他们去给你挣买糖的钱去了,等挣够给你买糖的钱他们就回来了。”这应该是那时很多爷爷奶奶回答他们孙儿此类问题的标准答案吧,多么甜蜜的回答。
爸妈隔几年会回来一次,回来别的带不来,水果糖是少不了的。这样爷爷就会停下嘴里的烟杆,笑着说,爷爷没骗你吧。呆不上几天,他们又悄悄地走了。等我把眼泪擦干了,问爷爷他们什么时候才有回来?“等你上学了,他们就回来了。爷爷把烟杆杵到那盏煤油灯上“吧唧吧唧”抽几口,点燃嘴里的旱烟,然后望着远处的群山,若有所思地吞云吐雾起来。于是我开始向往学堂,想早点背上爸妈带回来的那个双肩包。
爷爷有点儿文化,是村上的干部,所以对我们管的很严,吃完饭都会督促我和堂哥读书。一张小方桌,中间点一盏煤油灯,我和堂哥一人一边,一个泛着黄的光点打在书本上,一读就是个把小时。每每听到我们的读书声,爷爷都会端了杯刚熬好的苦茶站在我们中间,看着我们读。他注意到我们灯光不够亮后,就会放下手中的杯子慢慢走到旁边的房间里,双手紧紧端出来一盏大灯,点了大灯,熄了小灯,然后再慢慢端起茶杯。这盏灯确实很亮,透过光,我分明可以看到他深深凹陷下去却又炯炯有神的眼睛里迸射出来的渴望。但在平时如果点的是大灯,他都会换成小灯。每次赶集,不带烟,不捎酒,但爷爷都会拎回来一小瓶煤油。
直到我的那个双肩包背烂了,该回来的人哪,他还没回来,我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失落,现在想想这该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念想。
暑假有机会和几个许久没回老家的村人一起回了一趟云南老家。大人们最先想看到的肯定是他们许久未谋面的孩子,家里的老人也会马上到处寻找在外玩耍的孩子,拉着孩子的手指着归来的人说,这是你爸爸,快叫爸爸。而那个孩子只会娇羞羞地躲到老人的后面,紧紧地抱着老人的大腿,只偷偷探出个脑袋羞涩地望着眼前这个熟悉的陌生人。而那个爸爸僵硬地蹲在那里,久久的张开他的臂膀,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他连忙从包里拿出一包糖,这才把孩子哄到怀里来。心里突然一震,鼻子不禁一震酸楚,这不是曾经的我么。那年我三岁,爸爸是来接我到杭州读书的。
我不记得我们村是什么时候通电的,但好像是我来杭州之后吧。不记得离家几年了,只记得已有些年头没吃到家园子里的那些芭蕉了;已有些年头,没有尝到爷爷亲手泡的酸笋了;已有些年头,没有嚼到奶奶做的豆豉炒腊肉了。这次回老家想重新体验一下那种挑灯夜读的感觉,却只能在梦里了。就像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的那样,“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现在在杭州,城市繁华闪烁的灯光令我睁不开眼,每当我迷茫的时候,前方总会出现一个泛着黄的灯光,引领着我,温暖着我,照亮着爷爷那条未走完的路
做油灯作文篇5
在我家里,到处都是现代化用品,电视、电脑、太阳能热水器,等等。然而,在我爸爸的办公桌上,却摆放着一盏古老的煤油灯,灯头绣渍斑斑,灯罩已缺了一角。
在现代化的家庭里,这件旧东西似乎有点“大煞风景‘!
“为什么还要放着一个这么破烂的玩意?”我问爸爸。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今天的生活很幸福,但你要知道,以前我们的日子是很艰苦很辛酸的,这盏煤油灯就是最好的见证!”
接着,爸爸又说:“你别小看这盏煤油灯,他可伴随着爸爸的成长。爸爸长在农村,那时候,农村许多地方还没通电。爸爸就在这煤油灯下看书学习,后来考上了大学;你奶奶就在这煤油灯下织衣去卖,挣钱供爸爸上学;你爷爷那时是生产队的会计,就在这煤油灯旁统计工分……”
听了这些,我终于明白爸爸为什么那么珍惜那古老的煤油灯了。
其实,我家里还有很多旧的东西很值得怀念,像我书桌上那一本《新华字典》,纸张已经泛黄了。那是爸爸读书时买的第一本工具书,非常珍贵。还有奶奶房间里的一面小镜子,那是爸爸出来工作时买给奶奶的。镜圈上的铁已经生锈了,但在奶奶眼里,这面镜子永远是新的。它就像一台录像机,记录着我们每一天生活的变化。
生活富起来了,可也不能忘记过去。我经常把爸爸的手机放在固定电话旁,看着这两个近在咫尺的东西,感慨历史车轮的转速。
做油灯作文篇6
牛仔“香油灯”作文
晚上,我在书房里安静地写作业,爸爸在电脑上忘我地工作,妈妈和朋友开心地聊天。突然,我眼前一闪,然后黑漆漆的一片,接着听见小区里传来几声“啊!啊!”的尖叫。我头脑里瞬间闪过一个念头:难道停电了?。我愣了几秒钟,然后才回过神来,十分慌张地大喊起来:“妈,救命啊!快来啊!”我恐惧地坐在书房里不敢出来。妈妈还算聪明,赶紧摸到冰箱上面的手机,借助手机屏幕的光走进了我的书房来“救”我了。我问妈妈:“家里有蜡烛没有啊?赶紧点上蜡烛吧!家里好黑好吓人啊?”。妈妈想了一下说:“家里没有大蜡烛,只有一个小小的梅花形的观赏蜡烛,要点吗?”“算了吧!那个小蜡烛太小了,不易点燃。如果点燃了的话,光线也很微弱。”这时,我突然想起:在我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也是一个夏天的晚上,妈妈和她的许多同学在我家聚会,因为打大雷下暴雨,引起了全城停电,妈妈于是就做了几个油灯给大家照明,我当时觉得油灯好神奇!妈妈好能干!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可以做一个油灯?做得比当时更好、更现代派一点呢?”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连声答应。
妈妈用手机屏幕的荧光照亮,我拉着妈妈的手,慢慢地走向厨房。一走到厨房门口,我习惯地伸手按了按电灯的开关,妈妈扭头望着我,笑着说:“小笨蛋,现在不是停电了吗?”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们首先找了一个精致的小玻璃碗,当做油灯的“肚皮”。“妈妈,油灯的肚子里装什么油呢?家里没有煤油啊?”我着急地问妈妈。妈妈赶紧说:“家里没有煤油,但是家里有酱油、麻油、香油,你说用什么油最好呢?”我想了片刻:“酱油里面有水,没有油的成分,不会点燃,肯定不行!麻油是纯芝麻炼的,但是价钱比较贵;香油呢?里面没有水,是几种油调和的,好像没有麻油贵,火力也许应该不错!那就做香油灯吧!”于是妈妈就把香油倒进了油灯的“肚子”。妈妈告诉我说,不能让油灯地肚子装得太满了,有四分之三的油就可以了,那样比较安全。“那又用什么做油灯的芯子呢?既没有棉线,也没有毛线。”妈妈有点无奈地说。我想了想,拉着妈妈打开我的衣柜,找出我上次自己偷偷把新牛仔裤的裤脚剪下来的牛仔布边,拿给妈妈看。妈妈忍俊不禁:“呵呵!你还真聪明呢!会想到用这个来做油灯的芯子。”
于是我和妈妈一起把牛仔布条再剪成小小的几条,然后用几条来搓,再搓成长长的一条芯子,放进碗里,用筷子把布条夹住完全浸湿了后,把芯子露出1厘米在外。我迫不及待要点油灯,想验证一下我们几天做的香油灯能否被点燃?我拿起一根筷子,急匆匆地在煤气炉上点燃筷子,然后拿起点燃的筷子去点我们做的香油灯。耶!点燃了!我们的油灯做成功了!油灯上跳跃着橘红的火苗,闪闪的、亮亮的,还散发出阵阵香油味……
我兴奋极了,小心翼翼地把油灯端进客厅,放在茶几上。我“强行”把爸爸的笔记本电脑关了,不让他工作,要他来欣赏我和妈妈做的.香油灯。我问爸爸:“爸爸,这个油灯是用炒菜的香油做的,你闻到香味了吗?”。“有香味,还很香的呢!”“那你知道这个油灯的芯子是什么做的吗?”,爸爸凑近看了一眼:“是什么做的啊?我怎么看不出来,不过这芯子有点怪怪的,不是普通的芯子。”我十分得意的告诉爸爸:“这芯子是用我最喜欢穿的牛仔裤的布料做的,时髦吧?!”“哈哈!你的油灯还够时髦!用的材料是香油、牛仔,还真牛的!好一个牛仔香油灯!”
我和爸爸、妈妈围坐在茶几旁,尽情享受这牛仔香油灯带给我们的光明,我们开心地玩起了词语接龙的游戏。妈妈先说:“荔枝。”我接着说:“枝叶。”爸爸说:“叶子。”妈妈说:“子孙。”我说:“孙子。”爸爸说:“子孙。”我调皮地说:“孙子,子孙,孙子……”妈妈做了一个表示停止的手势:“这一轮结束。”
油灯慢慢地燃烧着,芯子也慢慢地变短了。我在妈妈的指点下,挑了挑芯子,让它燃烧得更亮一些。我出神地望着牛仔油灯,望着那跳跃着的火苗,它是那么的欢快、那么的无私、那么的心甘情愿…。。
做油灯作文篇7
油灯优秀小学作文
夜已深了,我独自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而努力奋斗着。每当我疲于学习时,我都会抬眼看看那静静地放在桌角处的,一尘不染的油灯。每每这时我都会轻轻地拿起这盏比我年龄还大的油灯,一边轻轻地擦拭,一边思绪万千。
小时候,家在那偏僻的农村。妈妈总是会在忙完一天的农活后,在这盏散发着微弱灯光的油灯下,拿起我那因玩耍而被荆棘所划破的衣服,坐在床边仔细的缝补起来。这时,我就躺在被窝里静静地注视着妈妈,注视着她那日益苍老的面庞。
妈妈也常常会因为那微弱的灯光,看不清楚,导致刺破手指。这时,我的心都会随之一紧,并暗暗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小心一点,不要再让衣服被划破,不要再让妈妈因为我缝衣服而被刺破手指。不过可能是由于童年的`孩子都比较活泼吧,我的衣服还是常常被划破。妈妈每每在手被刺破后,仅仅在口中吮吸两三秒钟就又继续开始替我缝补衣服了。
虽然现在的家庭状况在父母的努力下大大改善了,但我依旧保留着这盏早已枯竭的油灯。因为他见证了妈妈对我的爱,见证了父母为这个家所做的努力,为家庭所做的点点滴滴。
想到这些,我的疲倦总会一扫而光,振作精神,继续为了梦想努力,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为了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